科古明心-心靈成長的喜悅道途

科學史的意義,與教學上的4個要點

Last Updated on 2022-05-18 by 明心

在我們的教學、求學過程中,科學史往往是被忽略的。

然而,如果你希望自己或孩子、學生,能夠在學習過程產生真實的助益,那麼你就必須格外留意了。

延伸閱讀:數學會考滿分,一場災難的開始…..

瞭解科學史有什麼用?

學習的過程中, 有生命力的教學是最重要的。

延伸閱讀:感動的教育,關鍵是……

塞進大量的「未消化知識」,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少許收益,但影響更深遠的自我成長動力,卻往往因此被抹煞。

而深刻地經驗科學歷史的脈動,則是能夠協助絕大多數學生,創造科學知識與個人感動的橋樑。

淺則消除對數學、物理等學科的恐懼,深則激發個人自我成長的動力與思維,是能夠終身受用的良方。

那麼,具體在教學上需要注意什麼呢?

生命力

教學要點

1.跨領域的思維

在實際的教學現場,有個神奇的現象。

教導歷史時,將絕大多數的焦點放在戰爭。而在教導國文英文、數學物理、化學生物、音樂繪畫、體育工藝……時,卻又幾乎不談論歷史。

於是乎,你對歷史的印象可能只剩下戰爭,除此之外乏善可陳。

我們將每一門「學科」生硬的切割,教數學的不管音樂、學物理的忽略歷史、擅長繪畫的放棄數學,教學重點多聚焦在所教授科目的「學測會考的標準重點」。

延伸閱讀:標準答案:是謊言還是真相?

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,因為:每個時代的意識狀態,影響著整個時代的文化生活、政治經濟、藝術科學,彼此之間環環交織,緊密相連。

緊密交織

2.瞭解緊密相連的世界

我們以17th為例(1601~1699),來嘗試理解時代意識下,交織的生命之網。

人們逐漸走出過往經典美好的追尋,嘗試以更加理性、清晰的嶄新視野,去看待世界。從藝術上的巴洛克到宗教、科學、政治,莫不如此。

前往美洲大陸的探索,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環,為了更好地處理殖民所帶來的財富,第一間股票交易所也在世界的貿易中樞-荷蘭誕生。

但與此同時,探索者攜帶的傳染病,導致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,無人打理的耕地化為叢林,吸收了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,是當時小冰河時代的成因之一。

極端的氣候影響著作物收成,作物的歉收又導致疾病的發生,東西方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鼠疫,倫敦與北京因鼠疫而死亡的人口超過20%。

糧食的減產,為席捲歐洲的宗教戰爭劃下句點,也讓明朝與日本的戰國時代走向末路。

延伸閱讀:五個問題,檢視羊群效應與你的盲從程度


美洲大陸是向外的探索,但人們仰望蒼穹的渴望始終依然。

為了探索天文現象,推動了望遠鏡的技術發展,伽利略帶領人類第一次看見月球表面的起伏,也留下關於土星的耳朵(anses)之謎。

此外,望遠鏡技術的進步,也推動了顯微鏡的改良,羅伯特・虎克(Robert Hooke)與雷文霍克(Leeuwenhoek)便是箇中典範。

延伸閱讀:雷文霍克:創造歷史的一次射精……

玫瑰十字會成員、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(Christiaan Huygens, 1629~1695)解開了伽利略留下的謎團,聲望如日中天的他促成了法國科學院的成立,卻也間接為日後輸血研究遭到封殺埋下伏筆。

延伸閱讀:玫瑰十字會,與煉金術修煉法

曾經世界的政治、經濟、宗教、文化、數學中心義大利,它們贏了一場關乎威權、階級、絕對真理的統一之戰,卻輸掉了整個未來。

創造與創新的思潮越過阿爾卑斯山脈,成就了巴黎至高無上的數學王座,以及近代科學歷史上最重要的團體——英國皇家學會(Royal Society)誕生。

當然,少不了承接費馬笛卡兒的研究,將估算方法運用到天體軌跡,以《自然科學的哲學原理》照亮世界之光的牛頓了,這個估算方法便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微積分……。

延伸閱讀:費馬,找屎的數學家

延伸閱讀:笛卡兒的生命歷程:從玫瑰十字會到被你誤解的我思故我在

科學史
艾薩克・牛頓

你是否有稍微感受到,人與人、事件與事件之間的環環相扣?

如何盡可能的,在教學過程中保持整體性,而非生硬的切割成這個歸數學、那個歸物理,將是其中的關鍵。

延伸閱讀:科學是什麼,可信嗎-你所認為的正確與真實,究竟是「什麼」?

3.不要將重心放在教材教法

有生命力的教學,本身就不應是死板的。

許多教師會在初期摸索時,非常「自然」地進行詢問:

  • 我是不是要介紹某某定律的定義?
  • 我是不是要介紹那個時代的政治背景?
  • 我是不是要介紹那個時期最具軍事影響力的國家?
  • 我應該要介紹某某科學家的風流八卦,還是成就表現?

上面四題的答案是:不一定

與其問:這個適不適合教授?

不如問自己:眼前的事物是否讓我心神澎湃、感動不已?

不要過度執著於設定好的課堂計畫,保持著好奇心,仔細地聆聽課堂上學生的靈魂低語。他們會用閃亮的靈魂之窗告訴你,什麼是有生命力的教學。

延伸閱讀:靈性科學-身心靈與科學如何對話?

4.留意不同年齡階段,應當聚焦的核心差異

最後,是需要留意不同年齡階段,講述故事時的口吻與表達方式。

如果是五~八年級,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人物本身,人格特質、經歷事件、心境變化等等,然而請千萬留意:絕對不要神聖化人物(例如國文課本)。

到了九~十年級,視野的客觀與批判性可以逐漸加入,協助其逐步建構開放而縝密的心胸與思維。

而十一~十二年級,放入對於生死、是非、意義、存在等本質性的哲思,是相當合適的選擇。

以上的年級劃分僅是粗略的概述,而非絕對的真理,更重要的是在教學現場,細緻的感受什麼樣的流動能感動自己,也感動眼前的學生。

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,歡迎和好友「分享」,下面按讚的按鈕,用力點五下可以「免費」的幫助我(需註冊),感謝你!!

或者如果你願意,可以「贊助我一杯咖啡」,你的支持是我書寫文章最大的動力之一。

小聲的說,其實右方下方的網站也都不賴,你也可以參考呦~(灬ºωº灬)
歡迎分享文章~(〃∀〃)

2 Comments

  1. Kaika

    哇~版主真的很博學耶!請收下我的膝蓋!

    • 明心

      不敢不敢~(灬ºωº灬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© 2024 ScienceSpiritS

Theme by Anders NorenUp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