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2-05-18 by 明心
在我們的教學、求學過程中,科學史往往是被忽略的。
然而,如果你希望自己或孩子、學生,能夠在學習過程產生真實的助益,那麼你就必須格外留意了。
延伸閱讀:數學會考滿分,一場災難的開始…..
內容目錄
瞭解科學史有什麼用?
學習的過程中, 有生命力的教學是最重要的。
延伸閱讀:感動的教育,關鍵是……
塞進大量的「未消化知識」,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少許收益,但影響更深遠的自我成長動力,卻往往因此被抹煞。
而深刻地經驗科學歷史的脈動,則是能夠協助絕大多數學生,創造科學知識與個人感動的橋樑。
淺則消除對數學、物理等學科的恐懼,深則激發個人自我成長的動力與思維,是能夠終身受用的良方。
那麼,具體在教學上需要注意什麼呢?

教學要點
1.跨領域的思維
在實際的教學現場,有個神奇的現象。
教導歷史時,將絕大多數的焦點放在戰爭。而在教導國文英文、數學物理、化學生物、音樂繪畫、體育工藝……時,卻又幾乎不談論歷史。
於是乎,你對歷史的印象可能只剩下戰爭,除此之外乏善可陳。
我們將每一門「學科」生硬的切割,教數學的不管音樂、學物理的忽略歷史、擅長繪畫的放棄數學,教學重點多聚焦在所教授科目的「學測會考的標準重點」。
延伸閱讀:標準答案:是謊言還是真相?
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,因為:每個時代的意識狀態,影響著整個時代的文化生活、政治經濟、藝術科學,彼此之間環環交織,緊密相連。

2.瞭解緊密相連的世界
我們以17th為例(1601~1699),來嘗試理解時代意識下,交織的生命之網。
人們逐漸走出過往經典美好的追尋,嘗試以更加理性、清晰的嶄新視野,去看待世界。從藝術上的巴洛克到宗教、科學、政治,莫不如此。
前往美洲大陸的探索,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環,為了更好地處理殖民所帶來的財富,第一間股票交易所也在世界的貿易中樞-荷蘭誕生。
但與此同時,探索者攜帶的傳染病,導致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,無人打理的耕地化為叢林,吸收了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,是當時小冰河時代的成因之一。
極端的氣候影響著作物收成,作物的歉收又導致疾病的發生,東西方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鼠疫,倫敦與北京因鼠疫而死亡的人口超過20%。
糧食的減產,為席捲歐洲的宗教戰爭劃下句點,也讓明朝與日本的戰國時代走向末路。
延伸閱讀:五個問題,檢視羊群效應與你的盲從程度
美洲大陸是向外的探索,但人們仰望蒼穹的渴望始終依然。
為了探索天文現象,推動了望遠鏡的技術發展,伽利略帶領人類第一次看見月球表面的起伏,也留下關於土星的耳朵(anses)之謎。
此外,望遠鏡技術的進步,也推動了顯微鏡的改良,羅伯特・虎克(Robert Hooke)與雷文霍克(Leeuwenhoek)便是箇中典範。
延伸閱讀:雷文霍克:創造歷史的一次射精……
玫瑰十字會成員、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(Christiaan Huygens, 1629~1695)解開了伽利略留下的謎團,聲望如日中天的他促成了法國科學院的成立,卻也間接為日後輸血研究遭到封殺埋下伏筆。
延伸閱讀:玫瑰十字會,與煉金術修煉法
曾經世界的政治、經濟、宗教、文化、數學中心義大利,它們贏了一場關乎威權、階級、絕對真理的統一之戰,卻輸掉了整個未來。
創造與創新的思潮越過阿爾卑斯山脈,成就了巴黎至高無上的數學王座,以及近代科學歷史上最重要的團體——英國皇家學會(Royal Society)誕生。
當然,少不了承接費馬、笛卡兒的研究,將估算方法運用到天體軌跡,以《自然科學的哲學原理》照亮世界之光的牛頓了,這個估算方法便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微積分……。
延伸閱讀:費馬,找屎的數學家

你是否有稍微感受到,人與人、事件與事件之間的環環相扣?
如何盡可能的,在教學過程中保持整體性,而非生硬的切割成這個歸數學、那個歸物理,將是其中的關鍵。
3.不要將重心放在教材教法
有生命力的教學,本身就不應是死板的。
許多教師會在初期摸索時,非常「自然」地進行詢問:
- 我是不是要介紹某某定律的定義?
- 我是不是要介紹那個時代的政治背景?
- 我是不是要介紹那個時期最具軍事影響力的國家?
- 我應該要介紹某某科學家的風流八卦,還是成就表現?
上面四題的答案是:不一定。
與其問:這個適不適合教授?
不如問自己:眼前的事物是否讓我心神澎湃、感動不已?
不要過度執著於設定好的課堂計畫,保持著好奇心,仔細地聆聽課堂上學生的靈魂低語。他們會用閃亮的靈魂之窗告訴你,什麼是有生命力的教學。
延伸閱讀:靈性科學-身心靈與科學如何對話?
4.留意不同年齡階段,應當聚焦的核心差異
最後,是需要留意不同年齡階段,講述故事時的口吻與表達方式。
如果是五~八年級,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人物本身,人格特質、經歷事件、心境變化等等,然而請千萬留意:絕對不要神聖化人物(例如國文課本)。
到了九~十年級,視野的客觀與批判性可以逐漸加入,協助其逐步建構開放而縝密的心胸與思維。
而十一~十二年級,放入對於生死、是非、意義、存在等本質性的哲思,是相當合適的選擇。
以上的年級劃分僅是粗略的概述,而非絕對的真理,更重要的是在教學現場,細緻的感受什麼樣的流動能感動自己,也感動眼前的學生。
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,歡迎和好友「分享」,下面按讚的按鈕,用力點五下可以「免費」的幫助我(需註冊),感謝你!!
或者如果你願意,可以「贊助我一杯咖啡♨」,你的支持是我書寫文章最大的動力之一。
小聲的說,其實右方與下方的網站也都不賴,你也可以參考呦~(灬ºωº灬)
哇~版主真的很博學耶!請收下我的膝蓋!
不敢不敢~(灬ºωº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