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2-08-18 by 明心
靈性科學—身心靈領域與科學能夠解釋彼此嗎?
當前的侷限為何?我們能夠努力的方向又是什麼?
讓我們抱持著好奇與探索的心態,由一場關於人體能量場的實驗說起吧……
內容目錄
人體能量場(氣場)能否影響雷射束輸出?
約莫70年代末,卓克索大學(Drexel University)的科學家們,邀請著名的通靈師凱倫・吉茲勒(Karen Getsla)、能量療癒師芭芭拉・安・布蘭能(Barbara Ann Brennan),進行一項關於「人體能量場和雷射束輸出」的實驗。
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彎曲雷射實驗:雷射牢固地架設在橫梁鋼軌上,在暗室中發射雷射,經過一條狹窄的縫,再進入用以測量光強度的光電倍增管,最後判讀光電倍增管給出的數據,如果光的強度改變,說明雷射光束的彎曲或者衰減。

同時,他們在暗室中架設紅外線攝影機,並全程錄影,以確保實驗者進入暗室後,沒有人與雷射光束接觸。試圖藉由人體能量場的運作,令雷射光束出現變化的情形。
「理論上不成立」的意外
剛開始,僅有凱倫一人參與實驗,卻在每次凱倫剛進入暗室(沒有開始發功?),雷射束就立刻受到了影響。
科學家們感到難以置信,於是一再的檢查裝置、更動設備,但只要凱倫一進入暗室,「理論上不應該出現變化」的雷射束就會被影響……
科學家們並不了解,他們抱持著一種預設信念,也就是「雷射束的輸出不應該有變化」,但這種預設信念便產生一股懷疑「能量」,這使得科學家進入暗室檢查裝置時,便會影響暗示空間的能量,最終影響了整個實驗。
(關於能量一詞,詳見後文〈身心靈領域的「能量」〉)
而能感受到懷疑能量的通靈師凱倫,為了實驗的準確性,不得不一再地清理暗室中「測量值不應該有任何變化」的能量。就像是你得為外行領導內行的長官,不斷地收拾瞎指揮造成的局面一樣,這令凱倫感到十分疲憊。
延伸閱讀:五個問題,檢視羊群效應與你的盲從程度
芭芭拉・安・布蘭能
後來,芭芭拉・布蘭能也參與進了實驗,成為凱倫與科學家們的溝通橋樑。
芭芭拉是威斯康辛大學的物理學學士與氣象學碩士,專攻高層大氣物理學。大學畢業後,她在美國太空總署(NASA)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擔任物理研究員,在婦女解放運動方興未艾的當時,她是單位唯二的女性研究員,可謂特立獨行。
主要負責的工作,是衛星雨雲二號(Nimbus 2)上的中等分辨率紅外輻射計(MRIR),從裝置的搭建、測試、調校,以及測量地球五種特定波段的輻射,進行判讀和數據處理。
後來,她逐漸思考與面對人生存在的其他問題,她開始支持種族平權、女權運動、女性同酬遊行,即便她在工作中一向被尊重,薪酬也與男同事相當,但她依舊選擇挺身而出。
隨著人生議題的升溫,她開始參加華盛頓身心整合學會的身心療癒培訓,在這個過程中,她學會感知人體能量場的方法,並創造了「超感知力」(High Sense Perception,HSP,詳見延伸閱讀)一詞,用以描述感知人體能量場的方式。

後來,隨著不斷練習而精進的超感知力,以及成長過程中養成的科學思維與概念,令她能夠很好地成為「具有超感知力的群體」和「科學家群體」間的溝通媒介。
光束的變化
經過芭芭拉的努力,雙方總算能夠開始進行實驗。
凱倫與芭芭拉一起進入暗室,帶著令雷射彎曲、令光強度輸出值降低的信念,對雷射傳送正面的愛之能量。測量值發生了變化,隨著她們增加更多的能量,測量到的雷射就越暗。
接下來,按照科學家們的要求,她們嘗試先增強再降低光強度輸出值,也成功地令光電倍增管出現了相應的變化。
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?
物理學上的意義
坊間許多對於科學概念不太了解的媒體,可能會將之「解讀」為「人體能量場彎曲了雷射光束」,其實不然。
就物質科學的觀點,就眼前的實驗,實際上並無法真正的得知,到底是「什麼」造成了探測器測量到的光強度變化。光從雷射發射,通過窄縫,並進入測量光強度(光的明亮度)的測量器,這個過程中,可能造成光強度改變的因素有很多。
可能是真的彎曲了雷射光束,也可能是改變了製造雷射金屬的性質,也或者是影響了雷射內部的晶體……,甚至是當前科學尚未發現的現象,乃至於是光電倍增管的測量敏感度等等,儘管從「常理」上推估不應如此。
更精確的解釋,需要更進一步的實驗驗證。
延伸閱讀:標準答案:是謊言還是真相?
靈性領域與物質科學領域間的鴻溝
在靈性領域,亦即具備超感知力的領域,與近百年蓬勃發展的物質科學(更嚴謹的稱呼,應該是唯物主義科學)領域之間,思考與行為的方式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,甚至是近乎背道而馳。
雙方如果要進行合作研究,需要花費相當心力來制定足夠清晰的共識,以及明確的方法來進行研究,將具備超感知力者所知「物質科學」外的運作方式,以及如何和「物質世界」的互動方式也納入考量。
延伸閱讀:什麼才是真理-冥想時如何分辨真實與幻想?
身心靈領域的「能量」
在靈性領域,存在著一個重大問題。便是許多具有超感知力的人,會借用物質科學詞彙(這也是物質科學,深刻影響我們文化的證據之一),例如「思考慣性」、「團體學習動能」,其實都與原本的科學定義相悖,但人們都習以為常了。
借用「科學詞彙」,來描述與「原本科學家設定的術語」明顯不同的現象,並試圖與科學家研究上的溝通。這對於耗費大量精力、時間,以實驗來研究、定義、證實相關「科學詞彙」的科學家們,無疑是溝通上的超大地雷。
例如:具超感知力者所謂的「能量」,與物理學意義上的能量並不是同樣的東西,只是為了容易令大眾理解所借用的詞彙罷了。

此外,這個「能量」還依照各家學派不同有所差異,就像是九陽神功、火影中查克拉(特別說明,因為原本詞彙是脈輪)、海賊王中的霸王色鬥氣等等,無論是功能、修煉方式都不盡相同,卻多半為了理解方便,卻都用「能量」來稱呼。
於是,又更進一步的造成溝通上的混淆,甚至有外國學者認為這是一種社會性的精神疾病(參考連結)。
另一種更嚴重的狀況,便是錯誤的解讀,或濫用現有物質科學的發現,這點我們會在後文〈偽科學與偽靈性〉中進一步說明。
當前物質科學的盲點
現今的科學家們,特別是不具備超感知力的科學家,並不知道光是自身「抱持懷疑的想法」,預設「理論上不應該出現變化」的信念,就足以改變空間中的「能量」,進而改變整個實驗。
科學家們往往不知道,如何在進行實驗時,控制自身注入系統的能量,及將自身能量視為實驗的一部份,而這將導致實驗的操縱變因不只一項,最終影響實驗的結果。
舉例而言,抱持著恐懼、懷疑、傲慢、懷疑且傲慢,或是開放的好奇心、允許現象自然的發生,是不一樣的能量狀態。當抱持著不同的心態,進行能量意識相關的實驗時,便會對實驗結果產生不同的影響。
不過既然是盲點,自然代表這個說法,尚未受到現今物質科學界的普遍認同。
偽科學與偽靈性
為了讓你能夠較容易理解內涵,我使用了「偽」XX,這種隱含二元批判概念的詞彙,用以表達人們錯誤解讀,或借用現有詞彙,表達與根本內涵相異事物的狀況。
這樣的狀況,無論是在物質科學領域,還是靈性領域,都是極為普遍的現象。例如各種假科學之名,行推銷之實的保健食品,多數都是有害無益、或效果不彰的。(詳參延伸閱讀)
至於在身心靈圈,本身卻未必具有相關超感知能力和內在涵養,卻使用高深莫測的科學詞彙包裝,藉此行銷的人,族繁不及備載。
最被人所「推崇」的詞彙,包含:量子力學、量子糾纏、電子雙狹縫實驗、暗物質、暗能量、M理論、薛定鄂的貓、哥德爾不完備定理、大數據……(感謝林文欣先生提供大量詞彙之靈感)。
這其中,且不說11維宇宙是尚未證實的假說(可參延伸閱讀),將哥德爾不完備定理「擴展」到人類經驗,這種行為,猶如拿治鸚鵡的藥說能解決人的癌症……
當然,我也「非常合理」的推測,林先生對於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」的瞭解可能不夠深入,以致出現錯誤的解讀,畢竟要理解的門檻實在不算低……有興趣的可以下方參考購書連結。

(其實我一直很納悶,為什麼沒人用「無限」來做為行銷口號呢?明明其中蘊含的「不可思議」連國中生都能感到驚奇呀……)
購書連結:《數學女孩:哥德爾不完備定理》
靈性科學的視野
無論是靈性探索還是科學研究,謙遜而開放的清晰思維,以及好奇與探索的心態,都是最基本的素養之一,但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十分有意識地進行開發,就留待之後的日子繼續討論了。
真理就像浩瀚的海洋一般,在你我面前開展。
等待我們的探索。
延伸閱讀:冥想教學基礎篇:內在探索的意識覺知旅程
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,歡迎和好友「分享」,下面按讚的按鈕,用力點五下可以「免費」的幫助我(需註冊),感謝你!!
或者如果你願意,可以「贊助我一杯咖啡♨」,你的支持是我書寫文章最大的動力之一。
小聲的說,其實右方與下方的網站也都不賴,你也可以參考呦~(灬ºωº灬)
讓我聯想到人的「氣場」,依據每個人獨特的氣場,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? 有點好奇凱倫與芭芭拉各別進去暗室的結果是否有所不同。
那時的儀器,
暫時還沒辦法檢測到那麼細膩的變化呀XD
現在就不一定了~
感謝分享~
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從未想過人的「信念」也可能成為實驗的變因之一。
突然想起之前曾看過關於量子力學有著「不確定性原理」的介紹,想請問這兩者之間會是有相關性的嗎?
就目前為止,量子力學能夠探討的範圍並不多,
依舊只在於「微觀世界」,
而且是基於複雜的數學計算後,得出的某些”數字特徵”
(詳細可以參考我的《科學是什麼,可信嗎-你所認為的正確與真實,究竟是「什麼」? 》)
在這樣的狀況下,要知道兩者間有沒有關聯…..
還有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遙遠的路要走。
不確定妳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一些突破呢!(灬ºωº灬)
哇!真的非常有深度的內容,無論是靈性探索還是科學研究,謙遜而開放的清晰思維,以及好奇與探索的心態,都是最基本的素養之一,非常認同你的說法!
(灬ºωº灬)
謝謝分享~對於世界上未知的東西還很多…感覺上了一堂科學課 非常有趣!
謝謝你~(灬ºωº灬)
感覺跟心態很有關係,就像是吸引力法則,也是我最近很深的體悟,當你正期待著什麼來到你的生活當中,就真的有什麼進入你的生活之中。
哈~這正好是下篇文章要探討的部分主題呢~
好深奧要花好長時間才會明白
熟能生巧嘛~~~
因為我們的社會不太重視個人的情緒與內在成長
所以我們都需要稍微花點功夫,
才比較能明白其中的道理~~
(灬ºωº灬)
最近也開始接觸冥想或心靈世界的領域,版主的文章有點專業,要花點時間消化,建議可以在少一些專業術語,或許能讓更多人接受
好的,
我會嘗試改進(,,・ω・,,)
我們利用有形又有限制的語言溝通那無限又無形的現象,實在很困難。我相信脈輪,也就是人類本身的能量,真是好有趣的話題,但真的很難與「普通人」溝通。哈哈。
我們利用「有形又有限制的語言」溝通「那無限又無形的現象」
這個形容真是太精妙了XD
明心大如何看量子力學呢?
量子力學算是人類從可視的視野,
轉換到微觀層面的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而這個方式主要的工具是數學,
這在我的文章
科學是什麼,可信嗎-你所認為的正確與真實,究竟是「什麼」?
中也有所提及,
但是由於要真的談論”量子力學”,
除了相關的概念之外,
勢必要瞭解相關的數學論證過程
這就很難在三言兩語間說明了(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沒有興趣X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