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2-08-05 by 明心
冥想時,到底要「想」什麼?
是什麼都不想嗎?還是用想像力去想像日月星辰、地水風火?或是嘗試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呢?
似乎想著想著就睡著了,或是千頭萬緒靜不下來,這樣的冥想到底有沒有用呢?
需要想多久,才能看到冥想的效果?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進步?
我們今天的文章將就這些常見的疑問,一一作解答。
冥想,是在「想」什麼?
想像力,是你真正的「超能力」
我們的世界由有形的物質感官世界,與無形的能量靈性世界所構成。
一般而言,我們習慣於用眼耳口鼻舌和皮膚去感知,卻忽略了影響深遠、那些需要用其他方式(例如冥想)去感受的部分。
你或許不知道,經由感知自己與周圍無形的能量,進而改變與運作其中的能量,你可以藉此去創造許多不可思議的可能性,諸如:改善關係、顯化豐盛、轉化生活與生命、見證命運的奇蹟……

冥想就像是一個包含許多工具的能量工具箱,這個箱子中,其中一項重要的工具便是「想像」。
想像的威力
光是「想像」這件事情,就能對你實質生活產生深刻而重大的影響。
比較為人所知的,便是安慰劑/反安慰劑效應,也就是人們心理上「認為」,便能產生一定程度的療癒效果或是反療癒效果。例如給予憂鬱症患者澱粉,卻告知是抗憂鬱症藥物,最後能夠減輕憂鬱症患者的症狀。

在內在成長與能量運作的角度,「想像」所能創造的「實質性助益」,幾乎涵納了生命成長所需要的一切面向,釋放痛苦、療癒傷痛、顯化豐盛、創造美好而和諧的關係,擁有更多的自信與清晰,以及體驗更多的成長、熱情與愛…..
但這並不意味著天馬行空般的恣意幻想,而是專注、凝鍊、放鬆的「冥想」……
延伸閱讀:靈性科學-身心靈與科學如何對話?
覺察類冥想與想像類冥想
冥想的呈現形式千變萬化,但大致的核心可以歸整為兩種:覺察與想像。
覺察類冥想
- 覺察類冥想:透過鍛鍊出寧靜、開放、清晰、精確、擴展、深刻的視野,去感受自我與周圍的狀態。
例如靜坐、禪修、正念、內觀……,我們之前所教導的〈起床冥想〉、〈數十靜心〉都是屬於覺察類冥想的範疇。
透過合適的覺察類冥想鍛鍊,可以協助你以更平靜的心態,以及更精微的覺知感受能力,去面對生命中那些較沈重的挑戰。
一般所謂「與你自己的內在對話」的概念,實際上也就是在高度覺察的狀態下,去聆聽、觀察自己各個層次的情緒、思考,並嘗試去探究自己最深層渴望的過程。

你可能會好奇「更精微的覺知能力」有什麼用?大概就類似大廚的味覺、電競選手的「意識」、股票操作員的神之第六感吧XD,它能夠協助你更深刻地進入內在探索的旅程。
延伸閱讀:冥想教學基礎篇:內在探索的意識覺知旅程
想像類冥想
- 想像類冥想:藉由專注、觀想、想像某些特定意象,通常包含有引導或運作能量的成份在其中,許多能量療癒法門會運用它。
例如:祈禱、儀式、觀想、能量療癒、較精深層次的氣功……,或者民間信仰中的參拜祈福,我們之前教導的〈淨化冥想〉,都是屬於想像類冥想的範疇。
由於想像不會被時間、空間、身體,乃至於信念思維所束縛,是一種自由奔放而放鬆的狀態,這樣的狀態,能夠幫助你更好的探索無形的能量世界。

延伸閱讀:冥想入門經驗談,自由探索的內在之旅
覺察類冥想 V.S. 想像類冥想
事實上,這兩類冥想並非完全獨立,而是彼此相輔相成的。
相對而言,覺察類冥想則是比較「被動」,而想像類冥想是比較「主動」的冥想形式。
想像類冥想,對於老師、錄音的冥想引導要求會比較高,和外在環境的互動性會更強(例如吸引力法則的運用),但也未必全然如此。

即便像是「內觀」這類高度偏向覺察取向的修煉法門,也還是包含著少許想像的味道在其中,所以不必硬性的去區分兩者,更重要的是:這些冥想對你的生活與生命,有什麼實質性的助益。
延伸閱讀:玫瑰十字會,與煉金術修煉法
冥想有可能什麼都不想嗎?
經過一定時間的內在鍛鍊後,你在某些時刻的冥想經驗,可能會逐漸深入內在,進入一種思考近乎停滯,但是卻又高度覺察的狀態。
有點類似快要入睡卻又還沒完全斷線,你的意識保持著一定的清晰度。這樣的概念,比較接近冥想上所謂的「什麼都不想」。
但對於初學者而言,不需要去強求這樣的狀態,一則實在太容易睡著,二則要維持清晰的意識與寧靜的思考間的平衡,對於冥想初學者而言並不容易,可能因此造成壓力,反倒不美。
所以,不妨從我之前所教導的〈淨化冥想〉、〈起床冥想〉、〈數十靜心〉這些容易自學的基礎冥想開始,當然如果你有興趣更進一步了解,不妨關注我後續的文章與課程囉~。

延伸閱讀:什麼才是真理-冥想時如何分辨真實與幻想?
影響冥想成效的三大因素
很多人冥想一段時間後,感覺沒有什麼效果,便會開始產生一種焦慮感。這也是內在成長最大的挑戰之一,因為在初期階段你很難看到「具體」的成果。
即便你曾經藉由吸引力法則和能量運作,顯化過如房屋、車子、金錢這類具體的事物,算是已經跨過初學門檻的冥想者,你難免也會在需要創造更大的成果時懷疑:過往的一切成果或進步,是不是都只是自己的錯覺或想像。
這個時候,你又會再次懷疑的問起:「冥想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,有沒有效?」
那到底需要多久,才能度過所謂的「新手期」,能夠有能力去判斷自己的成長、進步,我個人認為取決於三個因素:投入程度、過往自我、能量閘門。
這三者並非涇渭分明,擁有不少重疊的區塊,是相輔相成的關係。

延伸閱讀:耐心與寧靜:冥想要多久才能見到冥想效果?
投入程度
你投入於其中的時間、心神、精力越多,你冥想的成效也就越好。但請注意是「投入」的時間精力,與其邊滑手機、邊吃爆米花、邊冥想10個小時,也不如你全心全意投入的5分鐘。

但如果你要問我每天冥想10分鐘好,還是一星期一天冥想70分鐘好……,對於初學者我還是會建議前者為佳,畢竟長時間的冥想的基礎要求相對較高。如果是具有相當冥想經驗的人……,這就得依照個人狀況做調整了XD。
過往自我
每一個當下,都取決於過去的累積,而未來則取決於你「受限於過去」的程度。當你越自由、越不受限於過往,你未來的可能性就越廣闊。
有人稱這些過往的自我,叫做內在小孩、累世課題或者業力,但無論如何稱呼,祂是你的一部份。如何真實的擁抱並接納-無論是你欣賞還是嫌惡的部分-會是這個面向重要的學習之一。

內在成長的道路,每一次的改變與突破,都奠基於你在當下所具備的能力、技能、心態與狀態,也可以視為你與過往自我對話的過程,是一體兩面的。
即便是像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中所提到的「新手的好運」,也就是新手階段較為明顯的成長,那也絕非突如其來的發生,而是源自於聖地亞哥在踏上天命之旅前的醞釀。
你可以,
擁抱你的過去,
選擇你的當下,
最終改變和創造你的未來。
能量閘門
邪風之至,疾如風雨,故善治者治皮毛,其次治肌膚,其次治筋脈,其次治六腑,其次治五臟,治五臟者,半死半生也。
《黃帝內經・素問・陰陽應象大論》
高明的中醫,在邪氣浸透至皮毛肌膚時,就能夠發現並治療,但等拖到病邪與五臟六腑交雜,那即便是好好治療,也是件令人焦頭爛額的煩人事。
在靈性成長的旅途中也是如此,善戰者無赫赫之功。較理想的狀態,是你能夠在信念能量尚未成長的「當下」,在星星之火變成驚濤駭浪之前,你就能覺察並且妥善的處理它。(這也是為什麼,覺察在冥想鍛鍊中如此重要的原因。)
為什麼說是理想,是因為絕大多數人,都會有許多的「過往」,也就是那些被情緒與傷痛凝滯的時間,那些你以為已經「沒什麼」的淚水。

這些被埋藏在身體與氣場深處的痛苦,如果沒有妥善處理,會在某個臨界點成為突如其來的「疾病」、「噩耗」、「厄運」…..。相反地,祂們也會在你擁有足夠能力處理時,一一浮現出來,期待你的療癒。
每當傷痛浮現出來,被你所療癒之後,你都會收到成長的贈禮(也就是所謂冥想的成效、命運的回饋)。這份贈禮可大可小,形式不一,可能是一晚愉悅的心情,一段美好的戀曲,也可能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。
你或許會想:「哇?!這麼好,那豈不是多多益善?」
稍安勿躁,決定傷痛浮現-療癒-成長這個過程,是急促還是平緩的調控者,被我稱之為能量閘門。理論上,能量閘門開得越大,你轉化與成長的速度也越快,收穫與體驗冥想成效所需要的時間也越短……
但實際上,人都需要時間接受自己的改變與成長。有接受過筋膜推拿,或是瑜伽拉筋的朋友應該可以想像,要你在短時間內完全拉開占黏的筋膜,會是多大的痛苦。
如果沒有相關經驗的朋友,可以尋找合適的光滑池磚地面,在上面潑灑適量的水和油,體驗「不用三十天!3秒完成一字馬劈腿」的成就……,但是後續醫療求償問題拜託不要找我~XD。
延伸閱讀:培養意志力,需要的不是你的努力
回歸正題,每個人的成長都有其獨特的韻律與節奏,並不是越快越好。保持著耐心與寧靜,去經驗屬於你的成長,不要急著讓松柏與薔薇爭豔,去細緻的品味你在每個當下的成長與進步。
如果你有什麼好奇或疑惑,歡迎留言告訴我呦~。
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,歡迎和好友「分享」,下面按讚的按鈕,用力點五下可以「免費」的幫助我(需註冊),感謝你!!
或者如果你願意,可以「贊助我一杯咖啡♨」,你的支持是我書寫文章最大的動力之一。
小聲的說,其實右方與下方的網站也都不賴,你也可以參考呦~(灬ºωº灬)
好文推推!非常適合剛要學冥想的人(就是我哈哈)
原本還不太清楚冥想的核心思想…
現在比較有方向了!
(掰惹威 內容超有說服力啊
很高興對你有幫助呢~
(,,・ω・,,)
原來冥想還有分覺察類和想像類,從來沒做過想像類冥想,一直以為冥想就是清空腦袋裡的想法。想問一下,想像類冥想會比不適合冥想新手嗎? 或是有比較具體的想像方法嗎?
在我之前的文章《你不是麻瓜-鍛鍊自我覺察與超感知力的11個工具與注意事項》
有提到所謂的〈淨化冥想〉,
便是很適合剛入門者的想像類冥想呦~
但隨著冥想需要的專注度、維持時間的提升,
也自然有更適合進階者的想像類冥想,
我會在之後的文章或課程繼續介紹呦~
(*´∀`)~♥
我前陣子有做過短時間的冥想,但比較偏讓自己的心靜下來,還沒試過長時間的XD
版主會長時間冥想嗎~ 長時間冥想需不需要什麼技巧呢?
如果只是半小時~1小時左右的冥想,算是挺常發生的
一天中最密集的冥想經驗大概是內觀的時候,
一天大概有10小時的冥想時長(中間有休息,分段時長大約在1~2小時)
算是挺有趣的經驗,之後再來分享~
技巧其實有不少,從環境風水、身體與心態的調整、日常生活等等,
或許日後有機會再慢慢寫這塊(如果真的有讀者有需求XD?!)
之前不懂的時候,覺得冥想好像出家人要做的事情,漸漸接觸多了, 真的跟我想象不一樣,很多成功人士,和自律的人都會做冥想,魔力應該不少,我也開始學起來, 謝謝你讓我瞭解更多
冥想和閱讀、運動、養生挺像的,
其實不用特別把它與生活獨立出來,
最好的狀態是將它變成生活的一部份~
祝你的旅程美好喜悅~~(。・ω・。)
感謝分享~
看來確實很難說冥想多少時間後能立即見效,想請教有什麼樣的辦法能幫助練習開啟能量閘門嗎?
其實,
妳渴望成長的信念就是關鍵。
你越渴望成長,那麼能量閘門開啟的就越大。
但是請務必留心:耐心是內在成長的旅途中,
最重要的特質之一。
噢,我下一篇文章就來談談這個吧XD
一直想要學習冥想,但不確定怎麼樣才叫做有進入冥想狀態。
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: 如果只是放空,那睡前的那段時間也算是冥想嗎?
看到版主分享的:
冥想有可能什麼都不想嗎?那段,完全解惑!感謝分享~
很開心對你有幫助~
(。・ω・。)
以往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,而沒有持續地冥想,看完版大的建議後,感覺可以再慢慢嘗試。
有時候……
開始,需要醞釀的時機
祝你旅程順遂(*´∀`)~♥
請問版主對於啟靈物質的看法
確實有身邊的朋友、同學,
有使用過如死藤水或大麻這類藥物的經驗,
確實能夠放大感官的感受,
獲得類似於靈性感知的經驗。
但我個人會比較不推薦這樣的方式,
特別是常態性的使用
就像京大參與的馬拉松比賽一樣,
你憑藉自身的努力、鍛鍊,最終獲得冠軍
和直接搭車到終點開始跑…..
雖然最後都獲得冠軍,
但是兩者的「收穫」分別是什麼呢?
重點是:無論做出哪個選擇,你最終都能夠獲得冠軍呀……XD
感覺冥想好處多多。在這個時代我們都要面臨許多壓力,而冥想正好可以幫助我紓解ㄧ些不愉快的情緒。本人也想學習冥想,但是周遭有很多誘人、讓人分心的事物,希望能夠順利養成這好習慣。
放輕鬆~
有時候,
順勢而為才是細水長流之道呢!
(=´ω`=)
從一些醫學文章知道冥想其實有益身體健康,在這個病毒肆虐的世代是一種另類的保健方式。之前嘗試過幾次冥想,但都因為不專心而失敗,最難的是無法持之以恆阿!謝謝版主的分享!
所有的停頓,
是為了更深沉的呼吸~
如果這真的是你期盼的路,
那麼你遲早會在上面漫步而行
祝福你~~
(,,・ω・,,)
沒有做好拉筋,就直接劈腿wwww超!級!痛!!!!我的朋友就是苦主
冥想到底有沒有效???這樣的懷疑一直還是會浮現呀…….
果真非常有實驗精神呢!
—-
我相信,
即便是走了很遠的大師們
依然會有著這樣的懷疑與困惑
差別只在於時間長短,
以及他們回歸內在核心的能力罷了!
你可以,
擁抱你的過去,
選擇你的當下,
最終改變和創造你的未來。
很喜歡這段話……當下是威力之點
命運在敲門的那刻,
依舊保持懸念~哈哈
明心老師可以稍微說明一下較精深層次的氣功嗎?
這只是大致的劃分,並非絕對的標準
大致上需要行氣搬運的(如各種內家拳術搭配的功法),
便算是較精深層次的氣功。
也有比較容易入門的,
例如甩手功、自發功之類的~
個人淺見,供你參考^^